目前分類:上班族定存ETF (2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台股ETF的美麗是來自它的「無腦」,而它的哀愁則來自它的「無聊」。

以台股最具代表性的ETF「元大台灣50」(0050)為例,因為它幾乎與大盤漲跌同步,所以投資人只要關心指數就好,根本無須去研究超過1,500家上市櫃公司的財務報表,也不必去研判各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。萬一看錯行情時,它又不像期貨或選擇權,有保證金不足的斷頭風險,以及每個月,甚至每周結算的認賠壓力,因為只要抱牢它,不只每年至少都有股息可以領,也應該總有解套的一天。套句馬英九前總統最愛用的句型:這不叫「無腦」,什麼才叫「無腦」?「無腦」為什麼美麗?因為就「無惱」了,再也沒有煩惱了。人生有太多要煩惱的事,舉凡學業、工作、事業、家庭、健康、夢想等等,都必須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解決、去完成,如果投資理財又讓人焦慮不安,肯定會嚴重影響心情,進而傷害生活品質。如果能用一個簡單無腦的方式來投資,而且可以輕鬆獲利的話,不就可以把精力省下來,去解決其他人生的煩惱了嗎?

 

不過,因為「無腦」,可能會別人嘲笑,這是投資人要學習承受的。我舉幾則個人的實例,與大家分享。有一次某雜誌邀我去上課兩小時,每個來參加的學員則要繳1,600元。主辦單位事先把我的Power Point檔案傳給學員,結果有一半的人要求退費,因為他們認為太簡單,看完檔案就會了,幹嘛浪費錢來參加?但是,上課結束後,有個學員站起來表達他的感謝,他說:「這是我繳錢上課以來,第一次從頭到尾聽得懂,而且很容易去執行。」誰說聽不懂才值得花錢呢?還有一次,有個證券業的朋友打電話來,要我報他一支明牌。我跟他推薦0050,他居然很生氣地說:「你根本就在敷衍我。」然後狠狠掛了我的電話。後來,當年因為承銷工作認識的同事、同業、客戶都不喜歡跟我聚餐,因為只要聊到股票,我只能分享0050,而根本無法報任何明牌給他們。鄧小平說:「管牠黑貓白貓,會抓老鼠的,就是好貓。」管它無腦還是有學問,只要能賺錢就好,不是嗎?

「無腦」的副作用就是「無聊」。有一次演講結束,一位聽眾起身問我:「這支股票,好像很無聊耶!」此話一出,全場爆出如雷的笑聲。我說:「我完全同意你的說法,但是我認為人生有太多有趣的事可以去做,而不該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投資理財上。如果你只有買賣股票這個興趣,我就不會推薦你買0050,因為真的很無聊,但希望你這個興趣真的能幫你賺到錢,而且就算套牢也不會焦慮。」還有一次,某財經電視台要來我家採訪我,特別約了下午一點鐘來,希望拍我操盤的畫面。我聽了他們的要求,暗自覺得很可笑。果不其然,攝影師一進門就很訝異,我們家怎麼沒有整面的電視牆?又沒有看盤的顯示器,而且我根本沒在看盤!我跟來訪的記者說:「買0050需要每天看盤嗎?剛剛NBA轉播才結束,不然或許你們可以拍我看球賽的畫面。」

 

我常在演講中提到,我在2016年3月才買了第一支智慧手機,台下聽眾都覺得不可思議,很多人都立刻問我:「難道你都不出門嗎?如果出門的話,難道你都不必關心股市行情嗎?」關於這個問題,我還是用同一種回答:「買0050需要無時無刻看盤嗎?」大家這才恍然大悟。為什麼最後還是買了智慧手機呢?因為原來的Nokia手機在當年一月有一天爆冷時終於當機了,而當時早就沒有只能通話的「智障」手機可買了,當然只能買「智慧」手機了。

很多人接著問:「這麼無聊,你怎麼忍受得了?」一般投資人買賣股票的成就感來自「買在最低點,賣在最高點」,或是買到「每天漲停板的股票」。請問,你是常常都能享受到這種判斷正確無誤的快感,還是常常處於焦慮的狀態中,但結果卻是經常賠錢呢?如果你是前者,請繼續用你的方法,否則情願「無聊」也比「焦慮」要好吧?我拿兩部經典老片來做個比喻。一般投資人都以為自己是《捍衛戰士》裡的湯姆克魯斯,駕著戰鬥機,上沖下洗,神勇無比,但請問現實人生中有幾個人會開戰鬥機?我情願是《航站情緣》裡的湯姆漢克斯,搭著別人開的民航機,安安穩穩地來到目的地。開戰鬥機很刺激,但很難又很危險,搭飛機很無聊,但簡單又安全。前者就是「選股」,後者則是「選市」(買台股ETF)。

「無聊」開始很哀愁,但可以輕鬆賺到錢,反而又是一件美麗的事了。怎麼賺錢呢?這時,就要「無懼」了。以操作0050為例,只要參考大盤的日K值就好了,謹記「日K<20,買;日K>80,賣」。然而,很多人在下跌過程中卻不敢買,因為很難違抗人性中的「恐懼」。股票買賣不就是「買低賣高」才能賺錢嗎?結果大家在低檔不敢買,反而常常「追高殺低」,怎麼可能不賠錢呢?我舉最近一次日K<20的實例來做說明。去年12月6~8日三天都來到日K<20的情形,當時不只最低來到10322點,還跌破了季線,很多人嚇得要死,以為要跌破萬點了。然而,這就是近期的低點,這三天0050的收盤價都不到81元。只要你無所畏懼地在當時買進,後來不管怎麼賣,都是賺錢的。你敢在那三天買個股,或許賺更多,但萬一選錯股,卻還是有可能賠錢。買0050不會賺最多,但一定會有賺。

有人問我,日K<20買0050能夠保證賺錢嗎?我說,當然不能保證,但是萬一套牢,每年還有穩定股息可以領,而且絕對不會下市變壁紙,這樣就不會讓你過度焦慮,甚至還可以用樂活的態度來面臨套牢的狀況。只要「無腦」投資,忍受「無聊」,再「無懼」進場,靠ETF賺錢,真的一點都不難。最後,你或許會納悶,我為何只提「台股」ETF呢?因為一來大部分都有股息可以領,二來我也只懂台股,而其他的ETF一來大部分沒有股息,二來我都不懂。台股ETF就能讓你賺到錢,又何必懂那麼多?

撰文者:施昇輝

請點加入好友加入班族財富自由的秘密,就能收到重要財商資訊我們一起當富朋友吧   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怪老子:長期投資ETF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定期定額,只要買到平均,就不用理會是在高點或低點進場。

近年來央行拚命降息,錢存在銀行只有縮水的分,如果手頭上有一筆資金,有沒有辦法做到抗通膨,未來要用到這筆錢時又不怕拿不回來呢?其實存ETF就是最簡單又安心的做法。

 

什麼是ETF(指數股票型基金)?簡單來說,ETF就是透過買進指數成分股,來追蹤指數報酬的基金,由於買的是一籃子的股票,因此其最大的特色就是「不會倒」,且波動通常較單一公司股票來得低,投資人就不怕有資金需求時剛好碰上市場大跌,只好認賠贖回。

 

有鑒於其低風險、低波動的特性,精算達人怪老子認為,ETF非常適合希望長時間達到穩定報酬的人,不論是想要用來存退休金、買房基金或者是子女教育金都非常適合。

布局全世界以降低風險
用股3債7配置打造永續退休年金
以怪老子本身為例,他便利用多檔ETF來打造他的永續年金。怪老子40歲開始,就持續定期定額買進海外ETF,包含對應MSCI全世界指數的ACWI(iShares MSCI全世界ETF)以及對應巴克萊美國綜合債券指數的AGG(iShares美國核心綜合債券ETF,詳見名詞解釋),「像這樣買進全世界,幾乎不會有風險。」怪老子說。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和ETF同樣追蹤大盤指數?投資ETN的風險可不少,若要入場先過濾「券商」

原文:投資ETN最大的風險台股最近發行了一種新的投資商品叫做ETN,他的英文全名是Exchange Traded Notes,從字面上來看中文應翻譯成「在證券交易所可以交易的債券憑證」(Notes可翻譯成債券憑證或是債權)。ETF跟ETN雖只差了一個字,但是卻是南轅北轍的兩種商品。要了解ETN以前,我們先不厭其煩的再複習一次ETF的概念。

複習ETF概念
人家說投資ETF即是投資一籃子的股票。例如富邦台灣50(股票代號:006208)ETF,該ETF追蹤的指數為台股市值前五十大上市公司。也就是當你投資了一張006208的股票,你投入的錢就會依照該指數中各公司的成分股比例,「實際轉換成」這五十間公司的股份。也就是說你雖然買的是ETF,但實際上你是「直接投資於這五十間公司」,你是這五十間公司的股東,而ETF只是方便你分散投資於這五十間公司的「工具」,其實就是「基金」。ETF本質上是投資證券。

我們都知道投資ETF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「追蹤誤差」,所謂追蹤誤差即是ETF本身的市價和ETF持有的成分股市值加總(也就是淨值)的差異。不同的ETF發行公司,可以發行追蹤同一個指數的ETF。例如元大台灣50和富邦台灣50都同樣追蹤「臺灣50指數」。而ETF本身的目標,就是要讓ETF的市價跟淨值非常接近(即追蹤誤差趨近於零),這樣我們投資ETF,就會完全等價於投資於該指數。但是實務上,ETF的追蹤誤差不可能為零。那麼有沒有一種投資商品,可以做到沒有追蹤誤差?那就是ETN。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在ETF(指數股票型基金)竄紅且熱潮不退的背景下,台灣各家投信業者,在近2年積極推出「Smart Beta ETF」。但Smart Beta ETF的血統,不同於台灣50(0050)這樣的傳統指數型ETF部分Smart Beta ETF波動度較低、且長線報酬具有超越指數的可能,但這類Smart Beta ETF,又真的是完美無暇嗎?繼續看下去…首先,快速了解Smart Beta ETF的概念
傳統型的ETF,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追蹤大盤績效表現,像我們最熟悉的台灣50(0050),就是由台股市值排名前50大的公司所組成,長線報酬和台股加權指數相當接近。而Smart Beta ETF是依「策略因子」作選股、策略選股略因子包括股息、股價動能、股價波動度、公司品質、公司價值、公司成長力等等,以下為Smart Beta ETF的主要特點:

報酬率可能偏離大盤
雖然是指數型基金,但Smart Beta ETF是依「策略因子」作選股,本質上比較像是「量化投資基金」。Smart Beta ETF報酬率有勝過大盤的潛能,但績效落後大盤,也是會發生的事。因此投資Smart Beta ETF時要有「報酬率可能偏離大盤」的認知,過去戰勝大盤的Smart Beta ETF,在未來也不一定能夠持續領先(這部分的概念在下方文章內容中,會用實例進一步解釋)。

持股權重依策略政策決定
傳統型、追蹤大盤績效的ETF,通常是以「市值加權」來決定每檔持股的權重,但Smart Beta ETF不一定,視各檔ETF的政策而定,以First Trust價值線高股利指數ETF(FVD)這檔Smart Beta ETF為例,持股是採取「等權重」政策,若某檔股價上漲、漲幅領先,在整體投資組合權重增加,就會被賣掉減碼、降回與其他股票一樣的權重。反之有股票下跌,就會被加碼、以維持原本權重,這種重新調整權重、再平衡的機制,等權重ETF每隔一段期間會執行一次。

擺脫人性、紀律化運作
相較於一般主動式共同基金,Smart Beta ETF的管理費通常相對低,Smart Beta ETF除了有低成本的優勢外,因Smart Beta ETF皆是依循既定的策略因子運作,應比主動型的共同基金更有紀律性。

滿足不同的投資偏好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定期定額不只適用基金,存股也能照著做:讓每月的儲蓄,變成錢滾錢的利器!

原文:從基金的定期定額概念,建立存股投資操作策略我的存股投資概念的基礎是從投資基金的「定期定額」而來,定期定額的基本做法是(1)選定可長期投資的標的,然後(2)不停損,持續不間斷的投入,以及最後的(3)停利。

選定可長期投資的標的:
在基金投資中,專家通常會建議投資人找尋「一定規模(個人偏好15億~5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)以上」以及投資部位較為分散的「全球型」標的(雖有人說股票型優於債券型,但就個人經驗,其實都適用,看個人投資布局的需求是甚麼)。

應用到股票市場中,若是投資人無法做到,也無法追蹤我們建議的「挑選存股企業的3個基本要件」的選股方式,那不妨可以參考類似的概念,從台灣50及中型100成份股中(相關資料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的基金每季持股明細表內查詢),去挑選歷年均可獲利、配息的標的來操作。

不停損,持續不間斷的投入:
這是定期定額投資很重要的一環,透過長期持續的投入,即使歷經景氣的衰退循環,依然不停止投入,在淨值低時,買進較多的部位;同樣的,雖然在景氣成長循環時,會買到淨值高時,但也因價高,買進的部位就變的相對較少。因此,無論投資標的的淨值是處在趨勢下滑、又或者趨勢向上的過程,在定期定額的投入策略下,整體持有部位的成本會維持在一個長期平均價位附近,等待一波上漲的趨勢,當淨值高於持有平均成本,就能達到獲利的目的。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存股族看這》0056再破季線,爆大量跟著買就對了?等等,這2點告訴你「此時還不是時機」

 
 
 

0050(元大台灣50)、0056(元大高股息)這兩檔ETF近年來席捲國內投資圈,吸引了廣大存股族的注意、成為金融股之外被認為最能穩定獲利的投資標的。想用最簡單的方法追大盤走勢的投資人偏好0050,而講求簡單投資,又喜愛領股利的投資人則會選擇0056,兩檔ETF間孰高孰低各有擁護者、難分軒輊。而身為穩領高股息的代言人,0056近期的新聞可不少。不少散戶注意到了0056這幾天「成交爆大量」的情形,紛紛搶著要「低接進場」好獲利,使針對0056所進行的熱搜不斷。但在回顧0056歷年的交易和股價後,2個疑惑旋即冒出,不得不先打住下單的念頭…。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台灣50不是最好?還有這些「隱藏成本」...公開3檔ETF,其中一檔管理費只需0.15%

 
撰文者:翁祥維 2018.11.09 
 
(圖片來源:翁祥維製作)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22日最高衝到2.99%,直逼3%心理關卡,創四年多來新高,主因投資人擔心通膨升溫,並帶動歐債殖利率走高。彭博美元匯率指數上升0.5%,國際油價回跌1.5%,新興股市及貨幣疲軟,但歐、美股市仍然淡定。

 

經濟日報提供
經濟日報提供
 

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一度上升3.5基點,達2.99%,之後小回到2.97%;2年期殖利率也上升2基點,報2.47%。債市專家指出,貿易衝突加上經濟制裁,導致石油、金屬及其他受高關稅影響的產品價格上漲,使投資人認為通膨環境持續惡化,帶動美債殖利率上升。

 

德債及英債10年期殖利率均上升4基點,分別報0.63%及1.52%,但仍低於今年來高點,主因最近歐洲陸續公布的經濟數據偏弱,令投資人對歐洲經濟復甦的速度產生質疑,預期歐洲央行將延後實施貨幣政策正常化,使歐債殖利率升幅小於美債。

美元兌日圓升值0.5%,報108.19日圓,為10周來低點;歐元兌美元貶值0.36%,報1.2234美元,八周來低點。

新興市場資產也受打擊。MSCI新興股市指數下跌0.8%,連續第二天走低,跌到三周來低點;新興貨幣也逼近三個月來最低水準。

第一生命研究所經濟學者西濱指出,跟今年2月美債殖利率逼近3%時相比,現在風險更高,因為利空消息更多,包括美中貿易衝突,且全球經濟同步成長的速度減緩,這對出口導向的新興經濟體不利。

債市專家指出,殖利率3%的心理意義較大,但非技術關卡;如果10年期殖利率突破3.05%,同時30年期殖利率站上3.23%,才是較重要的信號。

文章標籤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逼近3%大關,引發市場戒慎恐慌,台股掛牌美債ETF今(24)日反映跌勢,不過受惠美元強升、台幣貶值,元大美債20年(00679B)正2、國泰20年美債ETF等正向ETF逆勢漲。

目前台股債券ETF規模已達千億元,其中300多億集中美國公債ETF,包括壽險大戶、中實戶、散戶全面進駐,以元大美債20年來說,受益人數已有1,800多人。

面對美債殖利率狂飆,投資人憂心價格大跌,手中財富縮水,市場專家解讀,近期美債殖利率上漲,與油價大漲關係高,通膨加快預期再度點燃,牽動美國各天期殖利率向上,10年期公債殖利率23日最高來到2.998%。

今日則因匯率影響,元大美債20年、國泰20年美債、富邦美債1-3年ETF等,逆勢上漲。

元大美債20年ETF經理人張勝原指出,假設10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3%,下個關口極可能靠攏3.2%,為本波技術面滿足點。

摩根士丹利證券也預期,10年期公債殖利率如跨越3%,下一關口將衝上3.25%,意味美債價格還有下跌可能;張勝原表示,今日美債ETF雖因匯率因素,並未充分反映跌價,不過考量技術面轉空,建議優先布局美債反向ETF,待價格跌至相對滿足點,如10年期公債殖利率接近3.2%,再逢低承接7-10年美債正向ETF。

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同步來到3.1%高點,元大投信原預期,30年期殖利率上緣為3.2%,研判短期通膨升溫不至於帶動長期通膨大幅向上,長債價格敏感度將低於短中期債券,仍維持3.2%目標。具交易需求的穩健型投資人,可關注較長天期的20年美債ETF。

photo.jpg

請點加入好友加入班族財富自由的秘密,就能收到重要財商資訊我們一起當富朋友吧   

加入好友

文章標籤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07.2.9日 

早上起床期貨再跌 300點(小道昨日狂跌)

 開盤跌三百六十多點,很大的跌幅

台股開低見買盤,這裡不猜底,猜底留給法人去做,等到指數被法人給買上來  再說成功

留意,這天破頸線

 台指期日K   破頸線 頭部形成 !  法人正在往上拉,

行情跌到支撐帶,支撐不只是一個價格,是一個帶狀區。就好像地板有三十公分厚 這樣,有厚度。

跌破這個地板  就麻煩了,後面賣壓出籠。

底部拉抬 180點,OK啦  

救援成功    大盤日K      收打樁線

文章標籤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VTI (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整體股市 )
是由 Vanguard 公司在 2001/5/24 成立的ETF,這支ETF可以說是代表整個美國股票市場,VTI 主要跟蹤 CRSP 美國整體市場指數,也是全球前十大ETF 之一。根據美國晨星資料,VTI資產總值達529億美金。平均每天成交量310萬股。

VTI追蹤指數的方法是採樣。根據2015八月底的Vanguard官方網頁資料,總持股覆蓋了整個美國股市多達3797支股票。ETF則持有3809支證券,比指數還多。


主要追蹤指數為 CRSP US Total Market TR USD ,屬於大型混合股,VTI 不分產業 大中小型股都包含在裡面,是投資人投資美國股市的最佳指數化選擇,對於整體美國股市,相當具有代表性

而最重要的總開支費用只有0.05%,由0.02%的經理費與0.03%的其它開支組成。。(這跟正常基金的費用動輒2%~3%的費用差了40~60倍的費用)

 
 
文章標籤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提供幾個面向分析,告訴你在下單購買桿槓型與反向型 ETF 以前,你要知道的幾件事情。

 

高費用會吞噬你的投資獲利

下表是我整理出來關於元大台灣 50 ETF、反1、正2,以及元大 S&P500 ETF、反1、正2的2017整年度的費用比率,此費用比率包括了買賣的交易成本(包含手續費及交易稅)、經理費、保管費、指數的授權費等等其餘費用加總。我們可以看到槓桿型及反向型的 ETF,其費用都較傳統正向1倍高出不少。

 

槓桿型及反向型ETF,是透過操作衍生性產品例如期貨和掉期合約,讓每日報酬可以符合其特性,因此必須每天做再平衡的動作,故每天操作下來所衍生的交易費用,就容易侵蝕 ETF 本身之獲利,故其費用一定會較傳統型態的 ETF 來的更高,這點投資人需要特別注意。故若是長期持有,高額的內扣費用勢必會吞噬我們的獲利。

HC(1).png

槓桿及反向型ETF只保證其單日的特性並非長期

很多人會有這樣的誤解,我們常說可以購入並長期持有(Buy and hold)類似台灣 50 這種近似大盤指數的ETF,既然我們長期看好他,也預測其未來的表現可以持續成長,那為什麼我們不買台灣50正2,如此一來,我們長期的獲利,不也會呈現兩倍的報酬嗎?

 

文章標籤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台灣市場上的ETF越來越多了,如果要說投資台股市場的代表性ETF的話,大多數投資人應該都會認定是台灣五十(代號:0050),而外資投資人可能有不少會認為富邦摩台(代號:0057)因為追蹤MSCI台灣指數,更能在國際上代表台股市場的表現。

 

這樣的情況自然有其脈絡,就像是美國市場一開始也是以SPY這檔追蹤S&P 500指數的ETF為主,因為這種成份股數量固定的ETF比較適合一開始發展的狀態。但是隨著指數追蹤技術以及管理工具的進展,其實要追蹤整體市場的指數也越來越容易了,所以現在美國有許多投資人開始轉移到更全面的VTI這檔ETF,也就是透過一檔ETF投資整個美股市場,成份股高達3606家上市公司。

 

為什麼要投資整個市場呢?首先,對於被動投資人來說,相信的是任何的選股策略都沒辦法保證可以超越整個市場的報酬,所以即使是S&P 500已經投資了美股市場相當大的比例,但也還是一種對市場的篩選,有其主動投資的成份存在。其次,S&P 500這種指數通常投資於大型股,也就忽略了小型股所具備的高成長,在某些時間可能會落後給整體市場的表現。

 

所以對於被動投資人來說,盡可能投資更大範圍的市場,也就更有機會減少人為、主動的投資決策所造成的追蹤誤差,因為被動投資人更想要獲得的是整體市場的平均報酬,而不是透過各種方式打敗指數。

 

那麼,在台股市場上又是如何呢?台灣五十其實也只佔台股的一部分,還有數百家公司並沒有納入指數的成分股,所以投資台灣五十的投資人,其實可以算是在賭這些台灣市場的大型股表現,但是如果有一定的投資經驗,應該都知道台灣五十指數和台灣加權指數雖然相關性很高,但是的確就是不一樣的兩種投資。

 

文章標籤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訴求高股利為主的ETF-元大高股息(0056)

光聽「高股息」 3個字,似乎就可以感覺到這檔 ETF,必定是有很高的殖利率與非常適合存股族購買。但真的是這樣嗎?

 

0056全名為:「元大台灣高股息ETF」。

首先我們要先了解, 組成0056的成分股。

它跟台灣50一樣追蹤的標的都是台灣頂尖的企業,而且是直接從「台灣50」及「台灣中型100」的成分股裡,預測未來一年,現金殖利率前 30名的公司組成的 ETF。

高股息的是標的是用「預測」未來一年,並不確定真的是有能力配發高股息的公司。

▼可以看到高股息指數是透過選取未來一年「預測」現金股利殖利率前 30名的股票為成分股

85b68cf455f641b68c254e2e1b2b4470.jpg

文章標籤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ETF的投資頗為火紅,最熱門的就是0050跟0056。

0050跟0056是可以用定期定額買進、長期投資的,因為他們有實際買進成分股的股票,而且這些成分股基本上都算是好公司(或是大公司),大多數也都有在配發股利。於是0050、0056在拿到成分股的股利之後,扣除掉投資虧損與管理費用,就會把股利發放給股東。投資0050、0056這種ETF股票,基本上已經是『金剛不倒』了,原因如下:

1.不可能變壁紙:

0050包含了上市公司中,『市值』最大的50家公司,而且每年都會汰弱追強。0056則是包含30家,預期『股息殖利率』穩定且較高的公司。由於0050與0056都包含幾十家的成分股,是不可能同時倒閉的,因此0050、0056也就具備了『金剛不倒』之身,也就是股票不會變成壁紙。

2.降低持股成本:

對於不會變成壁紙的股票,只要把握低點勇敢買進的策略,就可以持續不斷的降低持股的成本。而且0050、0056都會配發現金股利,用來持續買進零成本股票,一樣會降低整體的成本。只要靠股利逢低買進,一旦將來股價翻揚,就可以賺到錢。投資這2之ETF的策略很簡單:股價不漲就領股利,股價大跌就逢低加碼,耐心堅持,贏的機率非常高。

 

T50反一(00632R)不適合長期投資

上面講的0050、0056,都是有買進實體公司的成分股股票,但是T50反一(00632R)適合嗎?T50反一的正式名稱為:台灣50單日反向1倍證券投資信託基金,請注意『單日』這2個字,只是單日反向而已,不見得適合長期持有。而且T50反一並沒有買進實體股票,它主要是利用放空台指期貨的操作方式,來達到『反向』的效果。而且單靠放空期貨的方式,也無法100%準確,就算假設基金操盤手很厲害,每天的反向操作都有99.9%的精確度,但是連續100天之後,累積的準確度就只有剩下90.48%(99.9%的100次方),也就是你會虧損9.52%,這種『主動型』的基金,操盤經理人的技術就很重要。

此外,因為經理人的操作需要管理費(薪水),以及期貨交易的手續費用…,T50反一的內在成本會比較高,就會吃掉基金的淨值,對於長期投資人來說也是相當不利。在下面,我歸納了3個T50反一不適合長期投資的理由:

文章標籤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7-01-30_190058.png

元大投信對 00679B 的優勢介紹

元大美國政府 20 年期以上債券 ETF(代號:00679B)才剛上市,不過倒是有幾個特點值得介紹一下。這檔 ETF 其實跟 iShares 20 年期以上美國公債 ETF(代號:TLT)是一樣的,都追蹤 ICE U.S. Treasury 20+ Year Bond Index,只是前者在台灣掛牌,由元大投信發行,後者在美國掛牌,由 iShares 發行。但其實這樣就足以產生足夠的差異了。上圖是元大投信整理的四大優勢,不過我認為對散戶投資人來說,其實重點在以下四個優勢


一、台灣的美債 ETF 幾乎免利息稅:

台灣投資人持有 TLT 的話,因為持有的是 ETF 而非公債,在收到利息時會被美國 IRS 預扣 30% 的利息稅。但是投資 00679B,發行的元大投信是直接持有美國公債,所以美國不會課稅。這一來一往,就差了 30%,如果以目前約 3.09% 的殖利率來算,相當於一年因為利息稅,就有 0.927%的差距了。以免利息稅來看,持有台灣的 00679B 比持有 TLT 划算。

當然,對台灣投資人來說,收到的利息並不是真的不必繳稅,而是視為海外所得,計入最低稅負制,每年所得超過 100 萬元新台幣才需要申報,每年所得超過 670 萬元新台幣才需要繳稅,稅率為 20%,或與個人綜合所得稅的稅率取其高者。以收到 670 萬元的利息、3.09% 的殖利率回推,相當於要持有 2 億 1683 萬元的 00679B,才需要擔心利息稅的事情。

 

二、費用率:0.30%

台灣 ETF 的費用率高其實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,不過一來市場規模小,二來又跨市場,其實也很難有低費用率。如果經營一檔 ETF 一年需要上千萬的成本,大家其實用 ETF 的規模乘上費用率,就知道台灣市場上有多少 ETF 其實是賠本在經營的。

文章標籤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美國川普政府宣佈減稅方案,美元指數走強,對於平時沒有交易外匯的投資人來說,2017年三月上市的美元指數ETF就成了很方便的工具,只要有台股券商帳戶就可以交易。
 

螢幕快照%202017-09-28%20下午8_49_20.png

雖說是走強,但從上圖也可以看到美元指數這週變動也不過就是在 2% 以內的幅度,不過投資人卻在下表2017.9.28大幅湧進了「元大標普美元ER單日正向2倍指數期貨基金」這檔ETF(代號:00683L),造成了這檔ETF的大幅溢價,且規模大增。
 


上面是今天收盤後的交易所即時淨值揭露資料,00638L此檔在2017.9.28就創造了150萬股,而淨值只有17.02,市價收盤卻高達17.51,溢價2.88%,換句話說,投資人相當於用103元去買了只值100元的東西。

螢幕快照%202017-09-28%20下午9_09_52.png

文章標籤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這篇0050及0051 ETF比較結果看完,請接續看0050ETF與三家金融公司誰比較好?)

 

同一天買進0050/0051各2張(成本如下圖),

0050買在56.75元(夠便宜吧),

0051買在29.27元,但今天的價格是27.6元,竟然經過了8年還賠錢(尚未計入配息)?

神奇吧!這

兩支都是ETF,各有50家大型公司與100家中型公司,而經過8年的表現卻是天壤之別

…0050真是台灣的經濟奇蹟。

 

1ea300ad1b284c41a18fc7f2fe996d80.jpg

messageImage_1518621956297.jpg

文章標籤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50反1是甚麼

近期有篇報導,提到元大台灣50反1(00632R,簡稱「反1」)的資產規模,已經高居全球反向ETF的第一名了,媒體又說這是另一個「台灣之光」。

反1的全名是「元大台灣50單日反向1倍基金」。它雖然也屬於ETF,但性質是衍生性商品。反1的設計是為了解決0050不易放空的缺點。0050因為融資買進的人不多,所以證券公司的融券額度當然也不多。很多人看到指數來到高檔,日K也大於80,因此除了當初買進現股賺了一波之外,還想反手放空,再賺它下跌的利潤,結果卻無券可空。

如今有了反1,當你判斷大盤要跌時,你就可以買進反1,效果就像放空。它和大盤的連結完全相反,當指數漲1%,它就跌1%,反之當指數跌2%,它就漲2%,讓大家在指數回檔時也能用反向獲利。

 

不適合多頭時長期持有

很多股市名嘴建議可以長期持有反1,來賺下跌的波段利潤,導致很多投資人看到指數在2016年超過8500點時,因為不爽而拼命買進反1,不僅造成它每天都是成交量最大的一支ETF,更讓很多投資人嚴重套牢。

反1其實不適合長期持有因為一來它不像0050、0056有股息可領,二來它的名稱早就提示投資人這是「單日」的產品了。公開說明書也明確表示:「本基金不適合追求長期投資,且不熟悉本基金以追求單日報酬為投資目標之投資人。」

反1長期來看,它的漲跌幅度是超過大盤的,因為它的管理費和交易成本偏高。以2016年7月為例,當時指數最低來到8569點,而反1股價最高來到18.41元。接著,指數一路走高,買反1套牢的投資人就一路向下攤平,越攤越平,幾乎攤到躺平。

到了上周五(2017年6月23日),指數漲到10377點,反1跌到14.14元。這段期間,指數漲21%,反1也跌21%嗎?錯!它跌了23%。換句話說,當時反1買在18.41元的投資人,必須等到指數跌回7990點,甚至更低時,才能解套。因此請務必記得,反1絕不能多頭時長期持有。

文章標籤

kuoi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1 2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